猶記得2004年走在貢寮海洋音樂祭的會場,手上接到「綠色公民行動聯盟」的反核傳單,內容詳細說明了核四廠興建的過程,導致貢寮海灘流逝的原因,以及工程對貢寮海洋的生態破壞,記得第一次觀賞愫欣導演「貢寮你好嗎」紀錄片時,看到十年前的海底珊瑚礁美麗多彩的景致與現今被工程破壞後,灰茫茫死寂一片的對比,心中被重重地一擊,浮現了無數的疑問,我們在幹嘛?音樂祭在幹嘛?搖滾樂在幹嘛?珊瑚礁都死光了,我們為何還在這裡假裝快樂,假裝享受著大自然,享受海洋?
一晃眼,又是一個15年,時光飛逝快得嚇人,而人的記憶力也薄弱得令人悲傷,核四廠的歷史裡,歷經1986年「車諾比事件」後的緩建,2011年「福島核災」後的全台數十萬人上街頭反核運動,2018年燃料棒終於送回美國,宣告核四廠正式走入歷史,沒想到2020年,錯誤的40年竟然還可能走回頭路?
擁核派繼續以經濟、能源效率、空汙等虛假的論點,繼續漠視發生過的一次次災難,一次次因為核災而被摧毀的生態、動植物、包含我們吃的食物都受到影響,卻永遠回答不出「核廢料」怎麼解決?「核災」如何保證不發生?就連口號「以核養綠」裡的「綠」是什麼,也完全沒有論述,最無法忍受的是,將許多奮鬥在永續綠色能源發展數十年的非營利組織團隊,抹黑成「空汙的原罪」,倒因為果荒謬的邏輯讓人無言至極。
套句瑞典少女桑柏格的話語:「你們用你們的空話,偷走了我的夢想和童年」,消失的海岸線、死寂的海洋生態、無法解決的核廢料和無法預料的災難,這才是將近40年的核電謊言,最後留下的真實後果,難道我們還要繼續錯誤下去嗎?
靜下心一想,也許這就是人類,總得經歷一次次的災難,才能喚醒良知與反省,也或者這就是社會進步的線條,本就沒有一簇可及的夢想,如果相信廢核是更自然更友善的生活方式,是正確的道路,那我們就應該更努力去溝通去說服去讓彼此相信,在這條數十年反核的路上,我看見綠色公民行動聯盟,他們從未停止腳步,從未害怕被攻擊抹黑或被邊緣化,而且相信自然也相信人心的良善,這就是我從他們身上學到最重要的價值。
我還是相信台灣的生活環境,一定有機會變得更好,夢想有一天,台灣的海灘、海岸、海洋、森林都可以變回很久很久以前一樣,清澈、湛藍、茁壯且美麗!!
本週日,我與我的啟蒙者也是我的偶像崔愫欣導演,會一起協助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的年度募款音樂會,這次我是當主持人,但我會捐出最新的「吳晟詩歌3-他還年輕」簽名版,還有設計一些互動和小回饋,希望你們都可以來參加,支持綠盟、為他們打氣加油,並以最實際的認購捐款,一起參與這條還未走完的反核之路!!
歡迎分享音樂會臉書活動頁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341209890096486/
購募款音樂會的門票
https://reurl.cc/q93WD
延伸閱讀:你知道「核廢料」最後都去哪了嗎?-崔愫欣
https://reurl.cc/4goy12
#我要大聲的唱
#我們不要核電廠
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' Action Alliance